第4课 餐桌礼仪蕴文化(1 / 2)

餐饮之礼

第4课 餐桌礼仪蕴文化

礼仪纵览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教育家,家里经常有客人来访。每逢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他总是耐心地教孩子们待客之道。

有一次,丰子恺在一家菜馆里宴请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把几个10多岁的孩子也带了去作陪。孩子们吃饭时,还算有礼貌、守规矩。当孩子们吃完饭,他们之中就有人嘟囔着想先回家。他听到了,并没有大声制止,只悄悄地告诉他们不能急着回家。事后,丰子恺对孩子们说“我们家请客,我们全家人都是主人。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对客人的不尊敬,就好像嫌客人吃得多,这很不好。”孩子们听了,都很懂事地点了点头。丰子恺的儿子丰陈宝,特别害怕见生人,在客人面前,常常显得不大懂礼貌。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陈宝不认识的客人。客人跟丰子恺说完话,要告辞的时候,看到了小陈宝,转过身来就与小陈宝热情地打招呼。小陈宝一下子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竟没有任何反应。送走了客人,丰子恺责备陈宝说“客人向你问好,你也要向人家问好;人家跟你说再见,你也要说再见。”在丰子恺的正确教导下,孩子们个个都懂规矩、讲礼貌。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当家里来客人就餐时,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做改进。

礼仪学堂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和礼仪。在中国,餐桌礼仪与时俱进,形成了一些既有传统烙印,又有现代气息的基本礼仪。

餐前礼仪

适度修饰做到整洁、优雅、个性化。

准点到场勿早勿晚。

各就各位按指定桌次、位次就座。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并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事离席要向主人打招呼。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腿不可任意伸直,手不要放在邻座椅背上。

积极交际问候主人,联络老朋友,结识新朋友。

倾听致词洗耳恭听,专心致志,致词前不能用餐。

餐时礼仪

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喝汤时不要出声音,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咀嚼食物不要发出声响。

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要用公筷,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每上一个新菜,请客人、长辈先动筷子,或者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

鱼头、鱼刺、骨头等,不要往桌上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餐巾纸上。

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以调节气氛,不要光闷着头

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

餐后礼仪

用完餐后,要轻轻放下碗筷,用餐巾纸或餐巾擦嘴,注意动作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