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仪态优雅展气质
礼仪纵览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人际交往中的无声语言,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看某个人的行为是优雅还是粗俗,实际上就是看其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礼仪的要求。下面的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仪态的重要性。
在一次学生会议结束后,校长喊住了一位学生,严肃地说“我观察到你有个不自觉的小动作抖腿。这个小动作非常不雅,从今天起要努力改掉这个毛病。”
后来,这位学生毕业后回到母校,跟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成长经历时,深情地讲起了校长当年对他的提醒。他说“在校长提醒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抖腿的毛病,即便意识到了,也感觉不到抖腿有什么不雅。说真的,当时我还觉得校长有点小题大做。但是,当我在大庭广众之下看到有人公然开启身体的振动模式,我心里感觉非常不舒服。抖腿不是讲粗话,不是随地吐痰,但和讲粗话、随地吐痰一样,是一种教养欠缺的表现。因此,我下定决心改掉了抖腿的毛病,更加注重自身的仪容仪态,我认为这与我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无关系。”
请反思自己在与人交往中态度、举止等方面的“小毛病”,对照下文想想怎样克服这些“小毛病”。
礼仪学堂
仪态是表现个人涵养的一面镜子,也是构成个人外在形象的主要因素。弟子规中就有“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等古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举止端庄、优雅,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
站姿站如松
头正两眼平视前方,嘴微闭,收颌梗颈,表情自然,稍带微笑。
肩平两肩平正,微微放松,稍向后下沉。
臂垂两臂自然下垂,中指对准裤缝。
躯挺胸部挺起、腹部往里收,腰部正直,臀部向内向上收紧。
腿并两腿立直,贴紧,脚跟靠拢,两脚夹角成60°。
朝向当与他人进行交谈时,通常应将整个上身朝向对方,以示对其重视和尊敬。
坐姿坐如钟
入座要稳、要轻,动作从容协调。走到座位前,转身后退,轻稳坐下。一般应从座位左边入座和站立,不要坐在椅子上再挪动椅子的位置。
落座在椅子上,要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重心垂直向下。至少要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脊背轻靠椅背。
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双脚平放或交叠。
双肩放松平正,两臂自然弯曲放于椅子或沙发扶手上。双手各自搭在一条大腿上,或双手叠放后放在大腿上,亦可双手相握后放在大腿上。
面带笑容,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
离坐时,如果身边有人在座,须以语言或动作向其示意,随后方可起身。起身离座时,要动作缓慢,避免“拖泥带水”,弄响桌椅。离坐时,先要采取“基本的站姿”,站定之后方可离去。
走姿行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