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眼神中还流露出“看傻子”的无奈神色。
“干、干什么这么看我”他结巴道,“你们不会以为是我吗怎么可能是我呢”
“士农工商”这个词,最早是出自管子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但是不要误会,在春秋战国和先秦时期,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单纯地代表这四类人,并且说这四个行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那个时候,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的
仔细想想也知道,在那个时期,有很多商人的身影,就比如吕不韦、范蠡、还有写了管子的管仲。
小声地打个岔,我当时震惊于管仲居然也是经商的,为了确定还特地去查了一下,结果管仲不仅经商,还有个令我滤镜稀碎的名号。
那就是娼妓行业的开山鼻祖
有没有惊呆的宝子主播应该不会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吧
弹幕惊呆惹老铁你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弹幕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弹幕我就和你们不一样了,我不仅早就知道,还知道管仲这人做生意不老实,专坑合伙人别看他一口一句的“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实际上,他坑的最狠的,就是鲍叔牙了惨
春秋战国。
孔子原本正乐呵呵地听着天幕细谈自己的弟子,不料,天幕却横插了个管仲进来。
他不禁皱眉,他对管仲的主张及为人,实在是有些无法苟同。
不仅器量小,还不知礼。
这样平等和谐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了商鞅变法的时候。
也就是打那开始,商人的地位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
因为根据商鞅的规定,农是国家的本业基石,而商,却成了末业。这个时候,商人还只是被限制了一些经营的行业,被提高了赋税,强制他们为军队物资做贡献等。
到了汉代。
地位就被拉开了,首先是户籍上,出现了专门的“商人户籍”,直接就让你低人一等,就连衣服都不能穿丝绸的,还不可以乘车。更直接断商人后路的是什么,是不能当官,不能买房买地。
可好笑的是什么,是商人的地位被压到这么低,丝绸之路的贸易却干的那么香。
西汉。
刘彻感觉自己被天幕挤兑了。
明明前头还说,根源是在商鞅变法上,怎么一转头反而说起他们大汉的不是,而且说得比秦朝还多了
刘彻幽幽地叹了口气。
北宋。
赵匡胤眉目舒展,他已经能预见几息过后,就能迎来天幕对大宋的夸赞了。
他对商人,可是放宽了不少的
今儿个不管怎么的,总能听着一声好了吧
后面的朝代都有着大差不差的规定,其中主播觉得较为奇葩的,还得是西晋,还得是司马
他们竟然规定,商人穿鞋子要一只脚穿黑的,一只脚穿白的先不说强迫症会不会被逼疯的问题,这种侮辱,也太赤果果了
这种直观地歧视,一直到宋朝,才稍微好转。
看过清明上河图的都知道,北宋那时候,商业发展的很不错,甚至连外卖服务都有了,并且,商人也可以参加科举了可算是能够打破门第了
不过“士农工商”的地位观念,到底是传承了那么多朝代的,轻易根除不了。
说起来也挺可笑的,到了现如今,都开始竞相追逐金钱了。
主播听一个当老师的小姐妹说,我们小的时候,被问起有什么梦想,大部分都会说,想当科学家、医生、军人之类的。而现在的小孩子,有好多都想当明星、富翁。
也是蛮体现社会现状的。
不怕你们笑话,要是现在来问主播,主播的第一梦想就是想上岸要是上不了岸,主播想暴富。
随着何夏夏的一声叹息,明朝的沈万三秒懂。
他当即就准备打赏,可惜打赏界面却是灰色的,并显示着一个倒计时,提醒他当前时间段还不能进行打赏。
沈万三叹了口气,有心无力啊。
等时间到了,他一定得帮助天幕大恩人的梦想成真啊
好了好了,弹幕别笑了
下一题了。
下列成语与对应的效应间,意思相近的是
a、亡羊补牢破窗效应
b、朝三暮四框架效应
c、飞蛾扑火暗示效应
d、反裘负薪福勒效应
这题,我感觉难度系数超高的,刚刚看了眼准确率,居然只有16
弹幕斯哈不是b,就是d。
弹幕这都什么题目啊这四个也不是多么常见的效应啊,居然都不带解释一下的吗
弹幕这就叫拉分题了恰好我做过类似的,所以选b
北宋。
书院的许多学子惊喜地拿出了自己的书籍,唰唰地翻查起笔记来。
此前天幕讲过一道有关效应的题目,当时弹幕上可是提及了不少题中未曾提到的效应,有人觉得新奇,便都一一记载了下来。
眼下,可不就要派上用场了吗
“破窗效应我这儿有记载,指的是如果一扇窗被打破后,没有及时地将它修复,那么很快,其他窗户也会被打破。”
“好词好词其中之意,便是人性本恶论吧,一旦当前的公序良俗被打破,而无人来维护,很快所有人都将不再遵守。”
“便是如此了,就如那落草为寇者。若是官府数次都无法将其一窝端起,那么时间一长,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极为欣然地落草为寇。”
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破窗效应一次,展开了探讨。
甚至有人提出若以此为策论的题目,当如何撰写等。
书院中瞬间到处铺开了纸张,有的人执笔沉吟着在闹钟措辞,有的人已经下笔如飞,酣畅淋漓地一写到底。
咱们直播间的正确率高一点,只不过有点子奇怪,按理说这么多人都在b、d间二选一的话,肯定有50的准确率吧
怎么你们都和主播一样,偏向了d了
弹幕毕竟d一看就不是国产的效应,而其他三个都像是国产的。这么不合群的选项,不选它选谁
弹幕我就不同了,我觉得他看起来就是看不懂的样子,应该就是对的吧
弹幕我但凡拿不准的都选d数算我也是全d党
弹幕我焯全b党在这里
首先破窗效应,我看都没人选,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我就不解释了。
它跟亡羊补牢肯定不是一个意思,但是如果问的是对策,那应该是合理的。破窗效应的首要对策,就应该是亡羊补牢,及时地把问题给解决了。
然后是b项。
框架效应,指的是一个和人际关系有关的效应,意思是一个客观上相同的问题,在a和b做出了不一样的描述之后,人们产生了不一样的判断。
如果直接看朝三暮四的意思,可能觉得根本不一样,因为朝三暮四形容的是捉摸不定,反复无常。
但这个成语原本的故事内容,是指一位养猕猴的老人,因为养的太多了,家里支出太多,连家人都要饿肚子了,于是他决定和聪明通人性的猕猴谈判。
一开始老人和猕猴说,早上三颗橡子当饭后零食,晚上四颗。
猕猴觉得太少,不答应。
于是老人就换了种说法,早上四颗,晚上三颗。
猕猴瞬间就觉得橡子变多了,于是答应了。
这样一看,是一个意思了吧
所以正确的是b项恭喜答对的宝子,你们几百了84的对手
弹幕讲到橡子的时候,我久远的记忆复苏了我真的有点懵比,我居然忘记了这个成语的本意是什么
弹幕陷入沉默,因为俺也是
明朝。
此时,有一位靓仔也陷入了沉默。
这个话术,好像有点熟悉,熟悉地就好像,他昨天刚刚才听到过。
这位靓仔就是朱檀
他敞开双腿懒懒地坐在地面上,两臂撑在身后,气喘吁吁地看着天幕,感觉自己因为走步而飞出天际的脑子,终于回来了。
“叫父皇给骗了呀”
说什么若学业上有所进步,便可少一些额外的体育课;但若是学业后退了,就得抓紧学业。
同样的,若是身体检测的结果有所进步,便可放缓学业;若是退步了,必须狠狠补上体育课。
乍一听着,不论是对想动脑的,还是对想动脚的,都是好选择,可用朝三暮四与框架效应一分析,这里头的问题就大了去了。
父皇所说的进步,皆是兄弟子侄间的考较。
朱檀想着,他选的是学业,其他人选体育课,那么他的学业无人竞争,定然能拔得头筹吧
可他忘了,与此同时他的身体检测可不就要比不上选体育课的兄弟子侄了吗这么一来,他就必须狠狠补上体育课。
反过来亦然。
也就是说,不论怎么选,学业和体育课都不可能落下。
这里头,根本就不存在二选一
兄弟子侄们越是想要进步,就越是给旁的人带来压力用后世的那个词来讲,便是越来越卷
朱檀眼前一亮,气呼呼地找到其他兄弟,想同他们通通气,只要每个人都放松些,岂不你好我好大家好
结果太子大哥恋爱地拍了拍他的肩,告诉他“怎的现在才想明白前两天,你才兴致冲冲地带着超过你侄儿的身体检测结果找了父皇啊。”
朱檀后背一凉,心虚地裂开嘴,对着他侄儿的父亲讪笑起来。
选择c项的人也不多,那主播也不细讲了。
飞蛾扑火,体现的是一个趋光性、应激性。
而暗示效应,都说了是暗示了,主打的就是一个间接诱导。
两者完全无关。
不过我刚刚看到有宝子在弹幕上说,暗示效应就是在貂蝉美人计的离间下,吕布杀了董卓。
吕布不好
董卓好你个吕布
吕布等等,貂蝉是何人美人计这般说来,到底是哪个龟孙子,竟敢借刀杀人,还将主意动到了他爷爷的头上来
这个是不是暗示效应主播不好说,毕竟主播的三国演义刚看了个开头呢。
但是有一件事,主播能说,就是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貂蝉这个人。
据说后汉书和资治通鉴上写的是,吕布因为和董卓的一个侍女私通了,而一直心中不安,于是他找上了王允,这就有了后面的事。
而不是因为王允的义女貂蝉。
所以貂蝉是不存在的,是三国演义里的虚构人物,可能就是在借鉴历史的基础上,特意加上了美女的人设吧。
貂蝉,四大美女中唯一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可能也是因为另外三个都存在,并且拥有着荡气回肠的经历,所以也显得貂蝉很真实吧
吕布非但没有因为天幕的解释而松一口气,反而更紧张了。
说来说去,不管有没有貂蝉,他所做的事,实则都是遂了王允的意
董卓则是冷哼一声,到底是天幕一下子就揪出来两个。
不过眼下也不用急。
因为,自有更急的人。
d项,咱们一致认为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福勒效应终于来了哈。
福勒效应,又叫做巴纳姆效应,简单来讲就是占卜啦、星座啦、心理测试这种东西,人很容易就对一些很多人都适用的普遍、笼统的人格描述产生认同,觉得非常准备地解释了自己的人格,像是量身定做一样。
这样一讲,是不是再也忘不掉这个福勒效应了
哈哈哈,而反裘负薪,这个词和买椟还珠是近义词,成语故事是说一个人很爱惜自己皮裘上的毛,背柴的时候怕会磨掉毛,所以就反过来穿了。别人就问他,里子要是被磨坏了,那毛不就更要掉了吗
形容的是本末倒置,和福勒效应是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
所以,这题的正确选项,就是b。
弹幕哦豁这个女人说了什么她说占卜是福勒效应,此处应一下昨天的金主霸霸。
弹幕就是你,吃完饭就掀桌是吧
弹幕都说了不要金主霸霸,你们非要金主霸霸,一看你们就不是主播铁粉。主播放心,像我这种十年老粉,就绝对不会金主霸霸的
何夏夏被弹幕的一堆起哄吓得心跳直接飚上了120,连忙求饶求放过。
她的眼睛瞄啊瞄的,在逮到一条红色方框的弹幕后,立即就扯开了话题。
让我们来看下这位宋某人的问题。
如果以破窗效应作为申论大作文的主题,主播你准备怎么写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
如果是主播的,首段应该会以一句名言来引入,可以是“勿以恶小而为之”,或者是“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然后点明主题破窗效应,接着阐明中心论点,比如说要及时制止。
接着就是三个分论点,主播基本上都是选择的对策、对策、对策的组合。
谨小慎微,及时制止破窗效应。后面写一点自身层面,注重工作细节之类的东西。
防微杜渐,及时制止破窗效应。可以写一点单位层面或者社会层面上,加强管理之类的。
加强宣传,及时制止破窗效应。这个就是铁打的部分了,写一下国家层面,文件政策啦,或者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啦之类的。
最后一段结尾,可以用第一段剩下的那句引言开头,然后是总结下中心论点,再升华一下到社会或者是国家的层面,将整体的立意再拔高一点。
主播一般会把最后一句话写成那种呼吁的格式。
其实主播的大作文也一般般吧,平时就是套一下格式和模板。主播那个悔啊,前面几次备考的时候,主播觉得不就是写作文嘛,就都没有去看过申论的书。
以至于主播回回都是不及格。
直到上一次,主播报了个7天的冲刺班,这才从老师的口中得知,大作文不是我自己随便瞎写,而是要根据材料12345来的
我真的是惊呆了。
难怪次次不及格,当高考作文写,能不跑题吗
弹幕好家伙主播你是真的厉害你这才是真正的裸考啊
弹幕不好多做评价。
北宋。
书院的学子们席地而坐,全都静静地听着。
而后他们就发现,后世的申论与他们的策论,形式上似乎没有太大不同,但相对简单不少。
且后世还有资料可供参考,甚至,回答是要紧紧贴合材料的。
“竟无需阐述对治国政务的见解吗”
“也无需以历史兴衰为依托,无需援引经典文献吗”
“那三个所谓对策的分论点,听着便是夸夸而谈,后世如此,便能考上”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