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集体出游有秩序
礼仪纵览
自古以来,人们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认为“游”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规定“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视野,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草长莺飞,春和景明,春天正是人们踏青赏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大好时节。春游这类集体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亲密接触自然,通过户外运动锻炼身体,还能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培养团队精神,陶冶情操,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然而,集体出游,踏歌而行,不仅有欢乐,亦有隐忧。2009年7月30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镇,16岁的男生小旭参加班级组织的旅游活动时,私自下水戏水,不幸溺水身亡。2012年5月9日,江苏常州,13岁的小毅,为抄“近路”从2米多的高处摔下,造成大腿多处粉碎性骨折。据统计,仅2013年南京市发生在校园外,因学生个人原因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就有26起,其中意外溺水7起,死亡8人;意外交通事故6起,死亡4人。溺水和交通事故这两项占到校外安全事故的50以上,成为学生在校外活动期间的主要隐患,也是学校不敢组织学生集体出游的最主要原因。安全之忧与春游之乐的较量中,“忧”占了上风。
集体出游的过程中,你有过不安全的行为吗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和事情吗如果这样的行为不及时改正,会有什么后果
礼仪学堂
作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当代中学生,我们应当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集体出游礼仪,维护公共秩序,保证人身安全。
出发礼仪
注意形象。穿校服,最好穿运动鞋,不穿拖鞋、睡衣,不袒胸露臂。
遵守集合时间,不要迟到。
排队上车,不要争先恐后,一哄而上,礼让老师和同学。
同学之间相互留下联系方式。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行动,由小组长安排相互留下通讯号码。组长把统计好的学生联系方式留一份给带队老师。
车厢礼仪
配合清点人数。每次上车之后,体育委员都要不厌其烦地清点人数,同学们要积极配合。
爱护大巴,不要拆卸车内设备,也不要在大巴车上乱写乱画。
乘车时不要将头、手和胳膊伸出车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和树枝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
尽量找座位坐好,不要站在座位上,也不要在车内随意走动,以免急刹车时造成伤害。
不要在车厢内大声喧哗,也不要起哄、唱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