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节(1 / 2)

只是她并未成为最后的赢家。

因为在她登上王位,戴上王冠的同时,一柄来自身旁的利剑就已经稳准狠辣地横在了她脖颈之间。

这一柄剑的主人,是她信任了多年的近臣、恩师——

兰业。

是兰业,也是早些年无数匈奴人梦魇中的那个男人,薛况!

十年的蛰伏,让他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匈奴的兵力,王庭残酷的内斗也让他轻而易举地成为了最后的渔翁。

通过她,薛况掌控了整个匈奴。

兰渠公主登上了王位,也失去了对所有权力的掌控。

顺则生!

逆则死!

薛况要她归顺,她只有归顺!

于是在这一切平息之后,这一位阔别了故土十年之久的将军,终于能星夜兼程,一路通关而来,在昨日除夕的雪夜,叩响旧京的城门,让那凯旋的马蹄声在沸腾的街道上响彻,让那赤诚的旌旗在纷飞的夜雪里招展!

匈奴归,将军还!

还是那个傲骨铮铮的大将军,大英雄!

薛况回来了。

满带着一身的容光。

京城的大街小巷里,时隔十年,再一次流传满他用兵如神、战无不胜的传说。

只是,某一件特别尴尬的事也在沸腾的人群中,慢慢为人发觉,悄然传开——

卧薪尝胆,为国十年。

一朝还朝,功在千秋。

可回家一看,当年的结发妻子,早已经改嫁他人……

☆、第184章 第184章 小家

前任夫君是镇国大将军, 现任夫君是保和殿大学士,皆是官拜一品,人中龙凤。

当初谁不羡陆锦惜命好?

而今提及却都是面面相觑, 个个傻眼。

怎么办?

前夫没死, 那这陆氏可就不算寡妇, 也不该更不能改嫁给顾觉非。更别说薛况现在还活着回来了!

这简直是平时戏文里都不敢写的事儿啊!

薛况得知此事之后是什么心情?

娶了薛况发妻的顾觉非是什么心情?

改嫁了顾觉非又得知亡夫死而复生的陆锦惜,又是什么心情?

不敢想。

也想不到。

这种事上百年也未必能碰得到一次,更别说涉及其中的人物都是跺跺脚就能令整个朝堂颤抖的大人物!

那么, 陆氏到底该算是谁的妻子呢?

百姓们一旦过了最初为薛况再次凯旋而归而兴奋的劲儿之后,注意力便无法自控地朝着这种从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事上转去。

一时间满城风雨。

各种各样的谣言层出不穷。

有人说大将军回府之后黯然神伤,也有人说顾觉非离宫之时满面沉怒, 还有人说陆锦惜在太师府里坐立难安、以泪洗面……

当然似乎也有浑水摸鱼的。

比如薛况在匈奴这十年是怎么过的,那兰渠公主又凭什么相信他一个身份不干净的汉人, 暗暗猜测这两人之间有一场风月情i事。

只是薛况毕竟荣光满身, 又是于国立下了新一**功的英雄, 这所谓的“风月情i事”也不敢瞎编得太过分。所以只大致地局限于那匈奴兰渠公主痴恋薛大将军,但将军一心为国, 丹心不改, 虽有美人在侧亦不动绮念,在老单于去世后最关键的几天里依旧选择了站在大夏这边……

当然, 市井中也是有聪明人在的。

几乎是在这种种流言席卷的当天, 就有人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系列的事件与说辞中潜藏的巨大疑点:

第一, 薛况潜伏匈奴十年, 前面的六年两国关系封冻, 可接下来就议和了,最近这三四年更是通边贸、开互市,关系好得不行。薛况为什么就不能暗中知会朝廷,要自己单打独斗而不让旁人知晓?

第二,京城钟鼓楼虽为报时所设,可夜半鸣钟乃是危急之时的示警,有唤醒城防召集重兵之效。薛况携匈奴归顺本是好事一件,钟楼缘何击钟长鸣?

第三,从匈奴至京城,横越关山千里,需要叩关无数。即便薛况星夜兼程,沿路中又怎会没有半点风声传出?纵使他乃昔日战神,可毕竟十年未归,又是死而复生,通关不该如此容易,悄无声息!

只是如今薛况初归,又正逢初一,朝中各部已封了印,不处理任何公务,也不开朝会,事情具体如何还不敢妄下定论。

所以这些传言,也只是在私底下小范围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