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2 / 2)

萧会廷直扑院中,罗季腰间的剑一下子就拔了出来,指向萧会廷喝道:“英王殿下请勿乱闯!”

“罗大人。”萧会廷满脸焦急,“我有急事求见陛下!”

罗季慢悠悠地看了他一眼,“陛下恐怕没有时间见你。”

萧会廷莫名觉得他那一眼中透着鄙夷不屑,他来不及计较罗季的态度,高声喊道:“九叔!”

皇上来云间小筑是私服,他不敢喊破皇上的行踪,可他实在太着急了,生恐自己慢了一步让小丫头生了意外,只好喊了一声叔叔。

萧沉夜听到他的喊声,并不言语,只默默地盯着夭夭的后脑勺,他要知道,小丫头如何选择。

夭夭慢慢地转过身来,和萧沉夜面对面。

她知道留下的桃花簪会让萧会廷起疑心,可这是她身上唯一的利器,本来就是用来防身用的。那支流苏花钗不够硬,更何况当时已经扎在了她的胳膊上。还有那通灵香的味道,没有通灵香,她连桂花树都爬不上去。哪怕会让他起疑,她也必须先逃离再说。

只是,萧会廷如此着急地找来,在权倾朝野的英王面前她该如何自保呢?

夭夭慢慢地靠进了萧沉夜的怀里,抱住了他劲瘦的腰身。

萧沉夜的胳膊顺势抱住了小姑娘香香软软的小身子,将她整个揽在怀中,大手一扯锦袍,薄薄的被子扬起,从脖子一直盖到脚下,将两人严严实实地遮住。

萧会廷等了一炷香的工夫才听到皇上的声音,“进来。”

他大步进了屋,打眼一看,犹如大冬天被兜头浇了一桶冰水,浑身的血液都凉透了。

雕花大床上躺着两个人,一个自然是皇上,衣襟大开,另一个只露出个小脑袋,窝在皇上的怀里。薄薄的被子将两人盖住,却清晰地显出两人的轮廓来,被子下,两道身形缠绵相拥。

“陛下,她——”萧会廷声音嘶哑,喉头苦涩难言。

皇上怀中的小脑袋微微仰起看了他一眼,大大的杏眼中满是冷漠,没错,是被他下药的小姑娘。

萧沉夜的大手摸着小姑娘的脑袋,将她压回了自己怀中,宠溺地一笑,“她娇得很,你莫要吓到她。”

他的手顺势落在小姑娘的脖子上,修长的手指轻缓地摩挲着小姑娘纤细莹白的脖子,手指上薄茧在娇嫩的肌肤上反复擦过,无比暧昧,却很好地宣布了自己的主权。

他凤眼撩起,淡淡地扫了一眼萧会廷,“怎么了,有什么事急成这样?”

“没、没什么。”萧会廷双目赤红,手指颤抖不止,垂下头道:“遇到个刺客,臣已经将他杀了。”

萧沉夜慵懒地开口,“既然无事,你就下去吧。”

“是。”萧会廷木然地行礼,转身出了正屋,他俊脸雪白,犹如游魂野鬼一般大步地出了院子,来到牡丹院墙边,看着院中伸出来的桂树枝桠,一口鲜血猛地喷了出来。

……

夭夭看着萧会廷离开,那背影瘦削萧索,好似随时都会摔倒。

她微微一动,想要从萧沉夜的怀里退出来。

温热的大手压在了她的背上,萧沉夜双臂一紧,将她牢牢地抱在怀中。

夭夭抬起头看着他。

萧沉夜盯着她清澈水润的杏眼,此时那眼中已经没有了先前的迷茫火热,黑白分明的眸子显得纯净无辜。

虽然他不知道在牡丹院里发生了什么事,但显然是萧会廷给她下了药,她既然在英王面前窝在自己怀中,就是已经放弃了英王。

他自然知道她是在利用自己,他也愿意被她利用,只是他堂堂一国之君,可不是用完就能随便抛弃的。

按照他的性子,刚才就不会给她解药,这个时候更不应该放过她,或者就在这里要了她,或者回去就直接宣她入宫。

可是……

萧沉夜的大手在她纤弱的背上轻轻抚摸着,他终究是……舍不得啊!

她心情尚未恢复,他舍不得现在就要她,也舍不得让她就这么入宫,一个小小总旗之女被他突然召进宫做皇后,没头没尾的,那势必会引来人们无数的猜疑。

总得让她名正言顺地进宫。

萧沉夜默默地叹了口气,松开了她,径直坐起身下了床。

夭夭慌忙爬了起来,站到地上抬眸看见萧沉夜松散的衣襟,那里露出一线光洁的胸膛。想到这衣襟是被自己硬给扯开的,夭夭的脸红了,低下头,眼神飘忽着不敢看萧沉夜。

萧沉夜似笑非笑地盯着她绯红的小脸,自己动手将中衣外袍都整理好。

“陛下,端木先生到了。”外面传来罗季的声音。

“让他进来。”萧沉夜随手将夭夭散乱的长发拨了一下,乌黑柔软的长发顺滑地披在肩头。

萧沉夜坐在桌边,夭夭紧张地站在一侧,想着该如何向他谢罪并请辞。

萧沉夜瞥了她一眼,指了指自己身边的椅子,“坐下来。”

夭夭不敢拒绝,乖巧地坐在椅子边上。

萧沉夜又向刚刚进屋的端木青招手,“过来,给她扶脉。”

端木青是被两个金吾卫十万火急地召唤来的,刚进云间小筑就听到了有人议论刺客,他还以为皇上在这里遇刺受伤了,结果进屋却看到皇上神清气爽,陶灼灼长发披散小脸娇红,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他不敢乱问,三根手指轻轻搭上夭夭白皙的手腕,片刻,桃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回陛下,陶姑娘她先前中了春……药,只是服用了清心丹,药性已经解除了。”端木青担心地看了一眼夭夭,这清心丹是他特制的,看来是皇上给小姑娘解了药性,只是她怎么突然来了这云间小筑,又是怎么中了□□,是有人要害她吗?

萧沉夜问道:“可还有什么妨碍?”

端木青摇摇头,“那药性不大,有清心丹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