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2 / 2)

好吧, 朱淑娖的抗议在杨太后偏心眼的行为中, 再次宣告失败!时光悠悠而逝,泰昌二年的前半年除了二月延安府爆发的大饥荒以及五月来了一场遮天蔽日、持续时间并不怎么长的日食外,六月的时候, 杨太后还是过得很舒心的。

但到了泰昌二年的下半年,这日子就不怎么舒心了。十月二十七日的这天,后金鞑酋皇太极如历史上那样兵分三路,一路攻打入大安口,一路攻打龙井关,一路攻打洪山口。

历史上皇太极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当时的辽东守军的重心都在宁锦防线那一边,龙井关等三个关口虽说有守兵把守, 但战斗力却是弱了不少, 至少犀利的火器是没有的。

而在这个时空,经由熟知历史的杨太后提醒, 以熊廷弼这位老将为主镇守龙井关等三个关口。其中不光老熊同志,袁崇焕、满桂二人也是能征善战、打战经验丰富之辈,再加之犀利的红夷大炮压阵, 可以说皇太极的三支人马一露面就被压着打。

战斗一开始, 皇太极还自持粮草充足, 八旗精兵又骁勇善战、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顺利夺下关口,成功入侵遵化,直逼京师的。没想到, 相对他们人多势重(号称十万兵马)、粮草损耗量巨大,每个关口只有数千守军把守的辽东军囤粮也多,加上帮忙埋锅做饭的火头兵,熊廷弼这货做主在龙井关等三个关口囤的口粮可以支撑守军坚持守关半年之久。

而鞑子方面呢,战前囤积的粮草一旦吃完,如果粮草供应不上的话,根本就找不到补给,毕竟老熊同志这厮可是坚定的‘坚壁清野’之策的执行者,龙井关等三个关口附近方圆百里有人烟的村落都被老熊同志带兵搬空了,不止人没有,就连粮食也没给鞑子们留下……

而且对于冷兵器时代来说,守城一方的优势是巨大的,想想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在主动攻打墙高寨厚的方腊,都被方腊八大天王弄死了三分之二的好汉,就知道攻城一方有多被动了,而且咱们大明的辽东守军手中还握有火炮这样的大杀器,并排在高高关口上、炮口朝下的红夷大炮取一开火,喊着号子、扛着云梯进攻的八旗兵就死了一大片,如此恐怖的威力,即使八旗兵再怎么骁勇善战、悍不畏死,也没有什么几率杀上去,更别提除了佛朗机炮外,传统守城准备、滚木、巨石、滚油、滚水、辽东守军也是备着的,就等着炮弹打完了,好给八旗兵们换换死法!

熊廷弼在亲卫们的重重保护下,站在高高的长城墙头上,在抽空用随身携带的拐子铳干掉一个靠近城墙的八旗兵后,老熊同志侧头问亲卫:

“也不知道元素(袁崇焕字)和满桂那儿情况怎么样了,老子这运气不错,遇到鞑酋亲自指挥的贼子了。”

一旁的亲卫笑着回答:“总归不会比大人这儿情况差。”

鞑子兵分三路,一路由皇太极亲率,攻打长城关隘龙井关,一路由多尔衮、豪格率领士兵攻打长城关隘大安口,一路则是由归顺的蒙古各部亲王以及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率领蒙满联军一起攻打洪山口……

这三路说不好谁强谁弱,但总的来说,作为护卫鞑酋安全、皇太极直接管辖的正白旗来说,战斗力以及装备要强那么一丁点,所以相对的熊廷弼所守的龙井关口要有压力一点!

“鞑子兵如此不计伤亡代价的拼死进攻,我军虽有守城之优势,又有火器之利,却终究只能杀二损一。据暗探探知,鞑酋皇太极已经跟蒙古各部达成一致意见,待成功攻下关口,许一路抢劫财物蒙古各部可分一半,他娘的,这敢情是拿咱们大明百姓当他家养的牲口了。”

熊廷弼说得那叫一个咬牙切齿,既有对鞑子的痛恨、又有对守城方面的忧虑,毕竟他们只有三千守军,出去跟鞑子们拼刺刀、肉搏那是不现实的。如今唯有占着守城一方的优势,耗死鞑子们。

因为守城方人数与攻城方人数不对等,战事一时间僵持起来。对于辽东守军仗着守城之利、火器之威,窝守着关口不出的行为,皇太极说不恼怒那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当战事一开始,八旗兵就遭到了红夷大炮的炮轰,皇太极就敏锐的知道,他的计划暴露了,丧失了趁其不备、一举拿下关口、入侵遵化、直逼大明京师的可能性。

皇太极恨极,也不免有些奇怪,辽东守军为何将他的计划猜得那么准,准确到了他会从哪几个关口入关这种地步。皇太极相信,兵分三路的大军,不止他亲率的这只八旗精兵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其余两只估计情况也是如此。

辽东守军仗着火炮之威,炮弹未完之时,八旗精兵必然寸步不能动。而炮弹完后,焉知辽东守军备没备有巨石、滚木。如今之计唯有……

皇太极眼睛一阖一睁,那双草原汉子特有的眯眯眼中透着一股冰冷杀意:“传朕旨意,胁携附近百姓一起攻城……”

说是一起攻城,不过是话好听罢了。只要人不笨都懂得皇太极真正的意思,这是胁迫百姓上战场、拿百姓当消耗炮弹的炮灰呢,此方法不可谓不毒,也就说明了建奴鞑子们根本没把汉人当人看、不然历史上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怎么来的……

成功入了关的建奴鞑子们认为汉人人太多了,不利于他们的统治,所以就死劲的杀,杀到他们认为够了,汉人们觉得胆寒了,会认命的当起奴才,才放下屠刀、摆出虚伪的嘴脸,说什么满汉一家,真满汉一家有本事你立个地地道道汉家女出身的皇后啊!

皇太极命令下达后,作为头号汉奸的范文臣赶紧安排八旗兵骑着快马到附近村落找人,只可惜老熊同志的‘坚壁清野’之策执行得太彻底,到处抓人的八旗兵除了遇到几只瘦骨伶仃的野狗,那是鬼影子也没碰到一个,可怜奔波了一天又累又饿的八旗兵不止人没抓到不说,就连吃的也呵呵哒……只能灰溜溜的骑着马儿回营禀告皇太极这一不幸的消息。

“该死的熊蛮子,居然这么狠!”

皇太极气得吐血,再次下令:“明天绕更远的路去找,朕就不信了熊蛮子能清了这方圆百里的人,还能清了千里之外,万里之外的人呢!传令下去,只要不是满人、蒙古人,不拘什么民族都给朕抓来!”大明不是自诩□□上国,对各族人民一视同仁吗。那好,他倒要看看这熊蛮子能不能下得去手!

熊廷弼当然下得了那个手。

当到处去抓人做炮灰的八旗兵绕原路终于抓来一大批衣着斑驳,明显属于不同名族的百姓们,用刀子逼着他们往城墙处靠近时,熊廷弼只是沉默半晌,然后果断的下令负责‘打~炮’的炮~手调整距离,尽量忽略前面的人墙、往后面打……

这个方法虽说让这些被胁携上战场、当炮灰的百姓仍然不可避免出现了死伤,但相比炮火集中落下来的话要好得太多,很多在一波攻击过后幸免于难的百姓们出于本能反应开始匍匐在地,双手抱头、护耳,任凭八旗兵们惨叫声入耳……

如今被大炮追着打的八旗兵们可没空管这些原本被他们当成炮灰、挡箭牌的家伙们呢,他们忙于逃命,可居高临下射下的炮弹就好似长了眼睛一般,专门往八旗兵人多的地方落下……于是骑在高头骏马,在中军位置观察大局的皇太极悲哀的发现,以往以百姓做挡刀子的人墙的法子根本没什么卵用。

皇太极看了一会儿战局,觉得事不可为,只得鸣鼓下令撤兵。

这场长城关隘攻守战足足打了一月,鞑子三路军马拼死三分之一的士卒,却只能折戟沉沙,无功而返,灰溜溜的从哪里来滚回了哪里去。

长城关隘守战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师后,正在教导小皇帝朱慈燐批阅奏章的杨太后当场高兴的笑了起来。

“怎么就没把他们的性命全留下来呢!”特别是皇太极那鳖孙,早就该死了。杨太后叹了一口气,却是自嘲道:“也是,是本宫贪心了,能留下十万大军三分之一人马,估计什么都没捞着的鞑子以及蒙古各部都会元气大伤,短时间不敢再对我大明边境虎视眈眈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o(* ̄︶ ̄*)o

☆、第七十一章

“关外虽说贫瘠, 但还是有不少富户的, 鞑子们每次南下都会掠夺不少人口财物回去,母后怎么认定鞑子们此次联合入侵,没捞到好处呢!”朱慈燐歪着脑袋, 一脸认真的问道。

“那是因为‘坚壁清野’之策实行的彻底。鞑子们、每年草枯马瘦之际都要南下走一遭,掠夺大量财物,不过是为了过个安稳的冬天。这次入侵虽说来得比往年晚,不过是因为想打咱们一个措手不求而已……”

历代以来,每次北方的这些异族南下打草谷,除了钱财化为乌有外、哪次不是会有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被斩杀。他们中有血气方刚的青壮,有温柔美丽的姑娘,有嗷嗷待哺的幼儿,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即使运气好点免于一死,也会被当成奴隶而俘虏……

秦时匈奴扰边, 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难……

哪一个不是异族造的孽, 哪一个不是汉人百姓的血泪史……

远的不说, 就说这次, 如果没有熟知杨令月的妥善布置,估计又是一出遵化人民的悲歌!

想到历史上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杨令月就忍不住一阵心悸,后世只用寥寥数语来形容, 遍地尸骨、河水赤色…却足以令想象力丰富的人在脑海里构建出一副修罗地狱……

杨令月不想她所生的后代,如同历史宋末帝一样,被大臣背着跳海,也不愿像历史的朱三太子一样、躲躲藏藏大半辈子,却还是被抓了出来施以极刑……

都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

她偏偏不信……

既然来到这个风雨摇坠的年代……

总要拼劲全力做些什么才不枉此身吧……